开元棋牌ios老版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政策法规政策法规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
发布时间:2014-12-16作者:来源:点击: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意见(摘编)
(豫政﹝2006﹞61号 二〇〇六年九月四日印发)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加快河南气象事业发展,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河南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是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平均每年由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200多万公顷,影响人口近3000万人次,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亿元。
近年来,我省气象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气象现代化水平有较大提高,气象监测、预报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在防灾减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气象事业发展中还存在着综合观测体系不完善、精细化预报预测水平不高、气象灾害预警发布体系不健全、气象应急响应和保障能力不强等问题。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加快新时期气象事业发展,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统筹安排,加强协作,认真研究解决气象事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推动气象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气象事业发展全局,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进一步强化气象观测基础,提高预报预测水平,加快科技创新,提升气象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与支撑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可靠的气象服务。
(二)奋斗目标。到2010年,全省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气象综合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地面气象观测站点间距达到10~15公里,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在现有水平上提高5%~10%,气象服务公众覆盖率达90%以上,气象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明显减轻,气象现代化建设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气象预报服务能力位居中西部地区前列。到2020年,全省建成结构完善、布局科学、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气象科技水平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气象科技创新水平显着提高,气象事业整体实力位居全国省级先进行列,若干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三、加强气象基础保障能力建设
(一)加快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建设。气象综合观测系统是我省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是气象和地球相关学科业务与科研的重要基础。要按照中国气象事业统一规划,积极发展多种遥感遥测手段相结合、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气象综合观测系统。要大力加强我省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网、人工影响天气专业监测网、生态与农业气象监测网以及防汛重点区域加密监测网的建设,加强城市、重点林区以及交通、旅游、电力等行业的气象观测站网基础设施建设,将其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保证其稳定可靠运行。各地还应针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点建设本区域气象观测系统,提高对局地突发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
(二)推进银河开元棋牌下载共享系统建设。银河开元棋牌下载系统是我省基础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提高信息资源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为目标,依托高性能计算机,建成国内先进的省级银河开元棋牌下载共享平台,充分发挥银河开元棋牌下载网络资源优势,实现观测数据共享,并提高银河开元棋牌下载综合分析处理能力。省气象主管机构负责气象观测数据的共享工作,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协作,充分利用银河开元棋牌下载共享平台,积极提供和共享大气、水文、环境、交通、生态、林业、农业、民航、国土资源、测绘、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有关数据信息,相互支持科研和业务建设,提高全省基础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各市、县(市)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本地信息网络共享系统建设,促进银河开元棋牌下载和其他有关基础数据信息的共享使用。
(三)完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以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率为核心,不断完善气象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努力提高预报预测水平。加快预报预测精细化进程,加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系统建设,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警报和旱涝趋势气候预测。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点支持气象预报预测系统项目建设,支持气象灾害发生机理、预测和防御等科学技术研究,为提高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四)建立气象灾害预警应急体系。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坚持避害与趋利并举,建立各级政府组织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的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管理体制,构建气象灾害预警应急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重点强化气象灾害预报功能,加快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应急系统建设,建立移动气象台,完善现场应急指挥系统,切实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调查和影响评估能力建设,增强对暴雨洪涝、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农林业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和危险化学品扩散、区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气象预警和应急保障能力。
(五)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要把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范畴,进一步强化气象公共服务职能,加快现代化进程。要支持公共气象预警发布系统建设,尽快建立和完善省级手机短信气象公众预警发布平台。要进一步拓展银河开元棋牌下载发布渠道,新闻媒体、网络通信等单位要依法积极做好公共银河开元棋牌下载的播发工作;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畅通的银河开元棋牌下载服务渠道,扩大银河开元棋牌下载的公众覆盖面,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时效性。
(六)加强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坚持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发展方针,认真落实《河南省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构建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增强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各级政府和科技、教育等部门要积极支持气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鼓励气象部门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推动气象科技自主创新;在实施科技计划时要重视气象领域的科学研究,给予气象科研稳定的投入支持;支持气象开放实验室、科研机构基础设施、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等科技设施建设。省级要重点加强灾害性天气研究中心和人工影响天气、生态与农业气象开放实验室建设。要广泛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不断完善气象科技评价体系,加快气象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四、发挥气象综合保障作用
(一)强化农业气象服务工作。要依靠科学,加强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对我省农业生产、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及应对工作。紧紧围绕我省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种养业良种工程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开展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和农业气候可行性论证,指导农业生产,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服务。积极发展“河南兴农网”和农村气象预报警报网,加快农村气象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信息进村入户问题,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气象保障。
(二)提高防汛气象服务水平。我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河流水库众多,防洪设施相对薄弱,防汛任务繁重。要加强河流、水库以及局部山洪的气象监测,为防汛调度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银河开元棋牌下载和气象预报。不断增强流域联防气象服务能力,重点建设黄河流域气象中心、沙澧河流域气象中心。
(三)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要认真落实全省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加快河南省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工程项目建设,积极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缓解水资源压力。要大力提高飞机作业、探测能力,积极建设作业示范基地和标准化固定炮站,发展高炮、火箭和其他新型作业装备,扩大作业规模,完善专业探测系统,优化作业催化技术,提高科学作业水平。坚持增雨、防雹并举,建立科学规范的跨区域协同立体作业指挥和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应对严重空气污染、城市高温天气、森林火灾、重大社会活动保障等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机制。
(四)做好交通和旅游气象保障。加快公路、铁路等专业气象观测网和灾害预警系统建设,为工程建设、运输、水上安全、旅行安全、养护运营管理和应急救援提供气象保障与实时服务。加强航空气象业务体系建设,提高机场终端区探测和监控预报的能力。建立旅游景点气象监测网和银河开元棋牌下载服务系统,深化旅游线路和景点气象环境预报服务;开展文物保护气候条件、雷击风险评估与对策研究,为有效保护文化遗产提供气象保障。
(五)加强城市和公共卫生气象监测。建立城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加密气象观测站点,实现气象灾害的动态监测,及时发布城市气象灾害信息,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建立气象与卫生、环保等部门的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对疾病发生规律、病理影响机理的综合研究。建立气象环境变化对疾病发生发展影响的业务服务系统,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环境事件等应急处置提供气象保障服务。建立大气化学监测网,深化空气质量、卫生和健康气象预测预报,为卫生防疫、居民健康提供气象服务。
(六)加强雷电监测和预防。加强雷电监测预警系统建设,积极做好防雷知识宣传教育,严格落实防雷减灾工作责任制,重点做好电力、通信、石化、交通、教育、矿山等重点行业以及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仓储等单位的防雷减灾工作。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依法履行社会管理职责,规划、建设、消防等部门要协助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防雷检测、防雷工程设计审核及竣工验收工作,从源头上遏制雷击事故的发生。
(七)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一是要做好气候资源的普查和规划利用工作。对重点地区进行区域高分辨率普查,在此基础上进行气候资源区划。加强卫星遥感和地面生态气象监测,重点对丹江口水库水源保护区、沿黄湿地和伏牛山、大别山等山区进行生态气象监测和综合评价,为制订生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提供依据。二是要做好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气象服务。要积极组建太阳辐射、风力强度监测网,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多层次普查和评估,为制订和修订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大型风电场和太阳能电站勘察、选址、建设、运行、调度提供技术支持和实时气象监测预报服务。三是要积极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依法组织对城市规划编制、大型工程建设、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确保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八)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研究。要积极开展气候及气候变化对我省经济、社会和能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特别是做好气候变化对中原城市群建设和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研究,认真开展气候及气候变化监测、分析、预估、评价和信息发布工作,不断提高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五、完善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保障机制
(一)进一步加强对气象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将气象事业纳入当地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科技发展规划,将气象重点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体系。要进一步改进行业管理,建立协调机制,将各部门自建的气象站点和探测设施纳入国家气象观测网络的总体布局,由气象主管机构实行统一监督、指导。气象部门要转变和创新气象工作管理方式,切实履行国家法律法规赋予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二)全面推进气象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地方性气象法规规章体系,加快气象灾害防御、气候资源开发等立法进程。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气象执法监督,保护好气象设施及探测环境,依法管理和规范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灾害防护、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银河开元棋牌下载发布等活动,严禁非法从事气象探测活动,扎实做好气象行政审批工作,积极推动气象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管理。加强气象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社会气象法律意识和灾害防御能力。
(三)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气象双重计划财务体制,积极支持气象事业发展。各级政府要把增强气象能力建设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且要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财力的增长而逐步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为地方气象事业的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切实加大对重大气象工程、气象科学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建设运行维护的投入力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充分考虑到气象部门的特殊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改善气象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有条件的地方,应考虑安排气象职工的各种补贴、津贴等福利待遇。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气象部门职工的房改、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工作。
(四)大力加强气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行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制度改革,不断优化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完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将气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省人才发展规划,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力度,全面提高气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